广州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
首页 项目信息 交易指南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关于我们
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体育战”疫“丨疫情重挫之下的中小体育企业出路何在
文章来源:    
疫情对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体育企业需要考虑疫情结束后的变化转型;然而,从政府层面来看,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设法帮助中小体育企业重整旗鼓。因为在坚持市场发挥主体作用上,中小体育企业乃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支柱。








众所周知,运动场景体验本是体育消费的一大特色,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让中国体育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严峻的态势引致中国体育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与生存压力。据统计,全国各类体育产业单位已逾17万家,80 %以上是中小企业,其中从业人员数将近600万,这是体育产业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是,这场疫情令诸多中小体育企业已经举步维艰。




疫情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体育企业偏重于轻资产运营,即便如此,对于以传统运营方式的中小体育企业而言,痛楚仍然难以承受。由于这些行业在中国体育产业总量中占比相当高,难免将影响到中国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体育消费达到1.5万亿总规模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

疫情对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体育企业需要考虑疫情结束后的变化转型;然而,从政府层面来看,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设法帮助中小体育企业重整旗鼓。因为在坚持市场发挥主体作用上,中小体育企业乃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支柱。

近期,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应对疫情影响,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措施。国家工信部特地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金融扶持、创新支持、公共服务和统筹协调等六方面20条措施,以期通过降低税费、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现金流,在涉及公共服务的予以补助等,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显然,中国广大中小体育企业也正在期盼各地政府部门能够更快、更扎实推出相应的措施。




中小体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去年,中国体育产业吹响了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如今,此次“战疫”让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而彰显健康的运动场景,则完全契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借助运动追求健康的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也给中国体育市场繁荣带来了发展动力。

疫情之下,市场爆发出不少新的商业需求,也催生了体育市场运营的迭代升级。疫情期间以人群集聚性运动的单一经营模式遭受重创。反观春节期间网络棋牌室的市场高速增长,以及手游APP发展依然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的体育企业反应能力缓慢,体育产品严重匮乏。人们被“宅”在家里,大大遏制了原本的消费诉求,体育呈现出一种短缺,体育企业对此显得极为乏力。不过,疫情结束,也将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经历重挫之后,中国体育产业将迎来消费需求的强劲释放,未来体育企业将呈现出两级分化。一些头部企业将乘势快发,迎来自身的“高光”时刻,而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体育企业,由于产品研发不足,业务不够集中,则将被“冻僵”,继而被淘汰。这也令所有的体育企业必须审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对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业务转型,以能自我造血。因此,这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中国体育企业进行必要的倒逼。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亟需对中小体育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因为中小体育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体育产业中民营经济繁荣的重要体现,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不仅维系在自身积极改造的基础上,而且还需要政府在现阶段尽快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措施。因为挽救了中小体育企业,其实也是挽救正在兴起的体育产业。

因此,中国体育产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供给方式,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链结构,完善体育产业功能,才能真正实现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对现行体育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切合实际的真正改革,对政府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倒逼。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陈锡尧教授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3号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北塔7楼,联系方式:陈小姐(020)89160864,传真:(020)89160999,E-mail:gemas1999@vip.163.com

版权所有CopyRight广州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17344